30到40岁,是直面困惑至不惑的黄金年代,亦是行业内不折不扣的中坚力量。
为了挖掘与表彰属于设计界的这群中坚设计力量,2016年“40 UNDER 40中国设计杰出青年”应势诞生。2016-2021年,40 UNDER 40从诞生到省区联动,从全国榜到省区榜,再到城市榜,加大城市系统深耕,逐渐聚合成一个强链接的设计文化圈层,杰出者引领,探新者追随,层层迭代,40 UNDER 40以此共推行业焕新发展。
如果说中国的设计行业是一张大网,我们能够把握行业主动脉,但是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万千优秀设计者的挖掘,是依凭「40 UNDER 40」30多个省区及城市运营机构,他们是这张行业大网下的各个毛细血管,是「40 UNDER 40」走向全国的基石。
在「40 UNDER 40」步入第7年征程的时刻,我们与于颖、戴薇、何光忠、王雅霏、刘智龙、张丽宝六位城市运营机构负责人聊了聊他们眼中的「40 UNDER 40」,关于设计,关于不惑,关于人生。
01
40 UNDER 40 in 杭州
江南名师汇
于颖
江南名师汇创始人
40 UNDER 40
杭州榜运营机构负责人
江南名师汇,专业聚焦长三角地区设计师及设计公司品牌推广的自媒体平台,同时也是优质高端家居品牌设计渠道开拓的专业策划传播机构。涵盖规划、景观、建筑、室内、工业、平面等领域的设计师资源,以其目标导向、务实创新的品牌策划、媒体传播服务主旨备受业界青睐。
广设:哪一年加入40 UNDER 40城市运营机构的?基于什么考虑?
于颖:最初我们有参与40 UNDER 40的策划讨论,我认为40岁是人生中的黄金年龄段,所以选拔30-40岁的40位设计师,是对新生代、中生代设计师的肯定及认可。
广设:40 UNDER 40在您看来与其他奖项有何不同?
于颖:40岁是一个人的黄金年龄,同样也是一道坎,能够体现出设计师的设计水平、设计思维。通过40 UNDER 40的评选、论坛等形式,发掘中国青年优秀设计师,助力中国设计中坚力量成长,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奖项。
与别的奖项区别在于设立了参赛年龄的坎、不单只是局限某一领域、某一作品,旨在发掘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设计师。
▲40 UNDER 40中国(杭州)设计杰出青年(2020-2021)颁奖礼
广州设计周:为杭州当地设计师的成长与社群互动注入了哪些力量?
于颖:从成立到现在,我们每年都会做40 UNDER 40杭州榜和浙江榜的启动礼。这两年我们也会做从杭州榜到浙江榜的选拔会、思想会,最后到榜单发布的颁奖礼,这么多年来已经挖掘了几百位优秀的青年设计师了,如果一年有40个设计师话,到现在应该有一两百个设计师是通过40 UNDER 40的选拔,从杭州走向浙江走向全国,甚至成为了我们中国设计中坚力量。
广州设计周:为杭州当地的泛家居产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于颖:我们公司一直有一句口号——打造温暖的设计生态圈,通过挖掘出一批优秀的设计师,链接当地优秀的家居材料及合作伙伴,将材料产品融入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创意,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再通过我们的助推,打造出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
▲40 UNDER 40中国(杭州)设计杰出青年(2020-2021)颁奖礼
广州设计周:分享在运营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情。
于颖:印象最深的可能是刚运营的第一年,那时候大家对于40 UNDER 40并不熟悉,如何将奖项推给我们的设计师朋友,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有难度的,在经过多番努力和交流后,我们终于推选出朱晓鸣老师、张雷老师登上40 UNDER 40的大舞台,而第一年评选出的杰出青年设计师都成为了现今中国设计行业的佼佼者。
▲40 UNDER 40中国(浙江/杭州)设计杰出青年(2021-2022)启动礼
广州设计周:2022年下半年,有何新的推广与执行计划吗?对未来发展与升级有何期待?
于颖:今年我们依旧会做举办一个启动礼,第二是今年我们除了室内以外,也会关注一些建筑、环艺系统的设计师,希望这些优秀的设计师都能够被全国看到。
希望在参赛的规则上,可以开放连续2年获得城市榜的设计师有进入省区榜的资格,这样可以减少占用城市榜的名额。对于未来升级,希望可以在选拔上新增新的机制,能够与获奖的设计师产生更多的互动,例如7年前40位获奖设计师,我们可以延伸性策划一些回顾或巡回演讲,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通过他们的状态及获奖后到现今的经历,让大家切身感受曾经获过奖的人,增加彼此的设计交流。
▲往届40UNDER40中国(杭州)设计杰出青年活动现场
02
40 UNDER 40 in 重庆
设计师DESIGNER
戴薇
DESIGNER设计师杂志主编
40 UNDER 40
重庆榜运营机构负责人
《DESIGNER设计师》杂志在设计师渠道深耕12年,拥有广泛的设计师人脉,以及拓展设计师渠道的专业技能。多年设计师领域积累的资源和经验,与家装及工装设计师建立了紧密的联系。青年设计师俱乐部为优秀设计师提供设计、交流和成长的平台,每年关注优秀的新生设计力量,挑选有才华和能力的青年设计师及设计机构重点进行推广和宣传;俱乐部成员多次获得国际国内设计大奖。
广州设计周:哪一年加入UNDER 40城市运营机构的?基于什么考虑?
戴薇:在2016年12月参加设计周展会的时候,我看到了40 UNDER 40获奖设计师都是优秀且年轻的,在当时,非北上广深城市的设计师们又非常缺乏展示自己个性及作品的全国性大舞台,而我们青年设计师俱乐部里有大量优秀设计师,我们有责任为他们提供更大更高更好的舞台,因此我们在2017年加入了40 UNDER 40这个大家庭。
广州设计周:40 UNDER 40在您看来与其他奖项有何不同?
戴薇:在我看来,40 UNDER 40是青年设计师成长路上的重要奖项之一。25-40岁是职业生涯的黄金成长期,正确的路并不难找到,但可能很难走,40UNDER40或许可以激励年轻设计师坚持走下去。40 UNDER 40第一个重要特征是对年龄的限制,它随时提醒要珍惜青春;第二是对人的关注,绝大部分奖项,百分百纯粹关注作品。
▲40 UNDER 40中国(重庆)设计杰出青年(2021-2022)启动礼
广州设计周:为重庆当地设计师的成长与社群互动注入了哪些力量?
戴薇:助力重庆青年设计师社群更具有活力及向上的力量。40 UNDER 40几乎贯穿我们全年,每年12月重庆设计师组团来广州,领取属于我们的荣誉之杯,同时在展会上我们开展城际论坛与兄弟姐妹城市的设计师唇枪舌战后成为朋友,第二年就可以城市互访互动,我们甚至开发出重庆设计三日游清单,在这些过程中,青年设计师能够更好地看清自己的能力,助力中国设计中坚力量合力向上发展。
广州设计周:为重庆当地的泛家居产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戴薇:我个人的最深感受是,设计师IP打造与呈现大大提前;设计师渠道建设更专业化、规范化;设计选材更阳光化。
▲40 UNDER 40中国(重庆)设计杰出青年(2020-2021)启动礼
广州设计周:分享在运营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情。
戴薇:2021年,重庆赛区涌现了很多位优秀的参赛设计师,但我们每年只有1-2个名额可以进入全国金榜,当时获得重庆赛区评委打分最高的建筑师,我并不认识,也不是我们俱乐部的成员,私心的希望是我们俱乐部的成员进入全国金榜。那是我第一次主动打电话给广州设计周组委会“诉苦”,希望我们重庆优秀的设计师不要那么多,但最后我自己手中的那一票还是投给了那位建筑师,尊重设计,从我做起,尊重自己的职业,珍惜好作品。
▲40 UNDER 40中国(重庆)设计杰出青年(2020-2021)启动礼
广州设计周:2022年下半年,有何新的推广与执行计划吗?对未来发展与升级有何期待?
戴薇:今年我们已经举办了一场思享会、一场启动礼活动,黄金一代对热爱的阐述,超乎我的认知。琐碎平淡内倦的日常,容易让人麻木,很期待下半年精彩纷呈的PK赛、答辩会。
40 UNDER 40已是广州设计周的重要名片之一,首先祝愿其长长久久,年复一年成为历史悠久的奖项,成为亚洲公认的重要奖项之一。希望在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参与之下,建筑、景观、室内能够早日分为不同赛道,期待2022年12月的颁奖晚会!
▲40 UNDER 40中国(重庆)设计杰出青年(2021-2022)启动礼
03
40 UNDER 40 in 安徽
庐州家居
何光忠
《庐州家居》创始人
40 UNDER 40
安徽榜运营机构负责人
庐州家居,始于2003年,近二十年沉淀,为设计发声,为行业助力,现为多个全国性设计平台安徽运营机构。庐州家居,本土资深家居整合传播先行者,服务区域从合肥到安徽11个地市,与全国100多家兄弟联盟单位积极互动并探寻推动在地设计师的成长。
广州设计周:哪一年加入40 UNDER 40城市运营机构的?基于什么考虑?
何光忠:我们是2016年加入40 UNDER 40城市运营机构,选择加入主要是基于两个考量,一是庐州家居一直致力于为设计发声,为行业助力,希望能够切实地为合肥、为安徽设计圈做点事情,而40UNDER40是一个能与国内不同地区设计师联动交流的链接;二是基于40UNDER40这个奖项本身,能够挖掘合肥乃至安徽40岁(含)以下,在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领域具有卓越表现和专业成就的青年设计师,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在这个信息化、碎片化的时代,不再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而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了。因此,能有这样的机会挖掘当地设计行业优秀的人才,助力当地设计师个人成长,设计行业健康发展,对我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40 UNDER 40中国(安徽)设计杰出青年(2020-2021)启动礼
广州设计周:40 UNDER 40在您看来与其他奖项有何不同?
何光忠:在我看来,40 UNDER 40是一个综合性、阶段性的设计师个人成就奖!与其他奖项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参奖对象。
常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对于设计师而言也是如此。20出头的年纪,设计师更多的是初入行业的忙,往往以学习为主,而30-40岁是设计师的黄金年代,他们技术不缺、抱负常怀,有时间、有精力去实现自己对于设计的期许。40 UNDER 40中国设计杰出青年就像是时间对设计师的嘉许一样,有着别样的力量。
▲40 UNDER 40中国(安徽)设计杰出青年(2021-2022)启动礼
广州设计周:为安徽当地设计师的成长与社群互动注入了哪些力量?
何光忠:从2016到2022,40 UNDER 40已不单单是一个奖项,它更像是一个平台,链接着全国各地各区的杰出设计青年,陪伴着一路同行的设计人。它成了一种符号、一种优秀的代表,盘活了国内设计圈,使其迸发出更强劲、更蓬勃的生命力。
通过城市启动礼、城际沙龙等线下活动,以40 UNDER 40为纽带,增进设计师们交流学习,从个人到行业,以星星之火燃设计之力。
广设:为安徽当地的泛家居产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何光忠:一个受大众认可的奖项,对于设计师,是肯定,对于业主,是保障,对于家居产业,是口碑。40 UNDER 40挖掘的是优秀的设计青年,传达的是居住设计理念,对于合肥、安徽本地的泛家居行业而言,40UNDER40将优秀的设计师推送到面前,又通过活动链接,将自身品牌推而广之,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形成优秀的口碑影响。
▲40 UNDER 40中国(安徽)设计杰出青年(2019-2020)城际沙龙
广州设计周:2022年下半年,有何新的推广与执行计划吗?对未来发展与升级有何期待?
何光忠:预备举办40 UNDER 40城际沙龙,加强城际之间的交流,助力设计行业发展;举办40 UNDER 40颁奖礼,见证合肥安徽设计力量成长,分享设计观念,碰撞设计灵感,助力设计发展。
期待未来的40 UNDER 40,发展更加完善壮大,升级报奖评奖链接服务,能够不忘初心,努力挖掘优秀设计青年,展现设计中坚力量;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完善的渠道链接设计师与泛家居行业发展,有更专业的支撑助力设计师设计成长,有更多维的运营让各运营机构发展壮大。
▲40 UNDER 40中国(安徽)设计杰出青年(2020-2021)启动礼
04
40 UNDER 40 in 深圳
YOU设计
王雅霏
YOU设计联合创始人
40 UNDER 40
深圳榜运营机构负责人
YOU设计,是由多位设计行业资深媒体人、策划人共同发起的专业品牌策划服务平台。致力专业的内容创作,整合更精准的资源与传播渠道,用多元化的商业联想思维为企业及个人赋能。以年度品牌顾问、项目/内容策划执行、全媒体平台运营、产业链资源对接为核心服务,作为更懂创意产业市场的品牌营销策划团队,助力设计相关产业机构成长与发声,让中国设计为世界所见。
广州设计周:哪一年加入40 UNDER 40城市运营机构的?基于什么考虑?
王雅霏:YOU设计是在2019年加入40 UNDER 40城市运营机构并且负责了广东省区榜的运营。加入的原因,当然是因为这是一个在当时很难得的,且专注于支持更多杰出中青代设计师曝光,并且能跨域交流和彼此发声的好项目呀!
广州设计周:40 UNDER 40在您看来与其他奖项有何不同?
王雅霏:从参评标准来看,40 UNDER 40是一个考量设计师综合能力的奖项,这不仅仅要求设计师在专业上的杰出,还要有对行业、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这也是40 UNDER 40与其它奖项最大的不同。
▲40 UNDER 40中国(广东)设计杰出青年(2019-2020)启动礼
广州设计周:为广东省区当地设计师的成长与社群互动注入了哪些力量?
王雅霏:从2018年到2021年,广东省区榜的组成城市由最初的8个扩展到现在的14个,活动规模从百余人到现在的四五百人,这也说明了我们的队伍在日渐壮大。目前我们已在深圳、广州、东莞、佛山举办启幕礼、颁奖礼和多场论坛活动,通过这些论坛活动更加促进了当地不同城市地区间设计师的交流与联动。
广州设计周:为广东省区当地的泛家居产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王雅霏:40 UNDER 40确实是我们与泛家居领域企业合作时受到支持最多的项目,也许是因为这样一批精英设计师精准符合泛家居品牌商商务合作需求,而设计师们用专业能力为客户品牌赋能,提升品牌影响力与知名度,实现设计赋能价值。在合作中彼此成就、碰撞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火花!
▲40 UNDER 40中国(广东)设计杰出青年(2018-2019)思享会
广州设计周:分享在运营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情。
王雅霏:印象最深就是第一次举办省区城市榜单颁奖礼时,那会小伙伴们之间都不熟悉,但又要互相配合处理各种突发状况,但没想到广东省各地的兄弟姐妹们虽然不熟悉但是都非常包容有爱,有问题出现也都一起解决,也算是给我们当时的团队一个很大的挑战和成长机会。而之后的每一年,大家都非常愿意一起配合着完成这件一年一度的大事,非常感动!
▲40 UNDER 40中国(广东)设计杰出青年(2019-2020)颁奖礼
广州设计周:2022年下半年,有何新的推广与执行计划吗?对未来发展与升级有何期待?
王雅霏:线下活动的计划真的是被不可预测的疫情给蚌埠住了,所以我们现在计划希望能用线上的方式来运作。
其实两年前开始,就逐渐有90后的设计师已经进入到了这个中坚力量的行列,而这一代的设计师会更具个性并且表达方式也会更多元,也许可以增加一些不同的玩法让他们参与榜单中,也能以这个榜单落地一些的更有趣项目?
▲往届40 UNDER 40中国(广东)设计杰出青年活动现场
05
40 UNDER 40 in 长沙
湖南省建筑室内设计学会
刘智龙
中国建筑学会
室内设计分会秘书长
40 UNDER 40
长沙榜运营机构负责人
湖南省建筑室内设计学会(简称HIID)是通过湖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核准成立的湖南省一级行业学会,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在集纳湖南省大批优秀的设计人才,搭建湖南省建筑室内设计行业、设计师共享平台的同时,HIID以学习、交流、构建为学会的办会宗旨;鼓励和促进专业创作和探索的学术精神,推动社会对设计的关注和室内设计的发展,促进学会和全国乃至世界专业机构的学术交流。努力成为观念开放和领先的学术研究者及专业实践者,将全球的先进设计思潮引入湖南,也将湖南的设计力量推向全国甚至世界。
广州设计周:哪一年加入40 UNDER 40城市运营机构的?基于什么考虑?
刘智龙:湖南省建筑室内设计学会是2016年第一届40 UNDER 40中国设计杰出青年榜单发榜时加入的。基于广州设计周在行业内强大的影响力以及设计产业链的布局加入广州设计周全球伙伴联盟(GIA)。
广州设计周:40 UNDER 40在您看来与其他奖项有何不同?
刘智龙:40 UNDER 40中国设计杰出青年是一个以年龄为分隔,选拔出国内杰出设计青年的榜单。与其他奖项不同的是,榜单最大的特点是城市运营机构作为推荐官,甄选出30-40岁年龄段且具有一定的设计水准、知名度、影响力的青年设计师参评。通过这种灵活的奖项机制,将湖南省优秀的设计人才发掘出来。因此,我认为40 UNDER 40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40 UNDER 40中国(湖南)设计杰出青年(2020-2021)思想会
广州设计周:为湖南省区当地设计师的成长与社群互动注入了哪些力量?
刘智龙:湖南省建筑室内设计学会作为本奖项的省级运营官,在湖南全省十四个地市州及二个县级市都发起了评比榜单,通过七年来的不断拓展,在无形中起到了湖南设计力量的凝聚推动作用。每年全省城市榜单的颁奖,是全省优秀设计青年的一次大聚会,也是一次设计思想的交流与碰撞的盛会。
从设立市级榜单以来,我们每年都会推出新的思想碰撞方式,例如1*6的深度对话、6*40的青年思想沙龙等,2022年我们将针对设计不同细分领域,进行更深度的设计探讨。
▲40 UNDER 40中国(湖南)设计杰出青年(2020-2021)思想会
广州设计周:分享在运营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情。
刘智龙: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早些年广州设计周没有提供云摄影的时候,我们“被迫”学会带着人带着相机奔赴于各个活动现场,就只为拍到设计师获奖的一瞬间。
▲往届40 UNDER 40中国(湖南)设计杰出青年活动现场
广州设计周:2022年是40 UNDER 40诞生的第7年,对未来发展与升级有何期待?
刘智龙:40 UNDER 40的设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间接驱动我们省级运营机构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年一年累积的设计师资源,我们又如何能够将40 UNDER 40城市榜和省区榜做好,持续不断地发掘出新鲜设计面孔。
对于未来,我希望40 UNDER 40中国设计青年可以越办越好,在项目运营上可以发起类似40商学院的形式,予以上榜设计师更多的曝光和赋能。
▲往届40 UNDER 40中国(湖南)设计杰出青年活动现场
06
40 UNDER 40 in 中国台湾
漂亮家居设计家
张丽宝
漂亮家居杂志总编辑
40 UNDER 40
中国台湾榜运营机构负责人
漂亮家居设计家媒体为台湾城邦媒体集团旗下第一空间设计全媒体,拥有杂志、书籍、网站、电视视频、新社群媒体等全方位面向。其中漂亮家居杂志媒体拥有超过20年空间设计美学专业等深厚基础,历年来累计访问超过千百位设计师与专家等意见领袖。
广州设计周:哪一年加入40 UNDER 40城市运营机构的?基于什么考虑?
张丽宝:《漂亮家居设计家》媒体是在2017年加入40 UNDER 40城市运营机构,作为广州设计周全球伙伴联盟(GIA)台湾站与特约合作媒体,透过对设计周展会、奖项、学苑、论坛等专案组成的「设计师服务体系」共同助力,联系中国台湾设计师与广州设计周展开连续多年的交流。
《漂亮家居设计家》媒体自创建以来就一直担任着国际空间时尚潮流趋势、室内设计师与台湾读者间的传播桥梁,能够将广州设计周全方位的展会新知带给台湾设计师与读者,是我们当初加入的初衷。
▲40 UNDER 40中国(台湾)设计杰出青年(2018-2019)分享会
广州设计周:40 UNDER 40在您看来与其他奖项有何不同?
张丽宝:40 UNDER 40在我看来是一个表彰城市中最优秀设计师的奖项,与其他奖项最大的不同之处,它串联了全国各地40个以上的华人设计师城市,促进了不同城市、区域设计师的交流,难能可贵。
▲40 UNDER 40中国(台湾)设计杰出青年(2020-2021)分享会
广州设计周:为中国台湾当地设计师的成长与社群互动注入了哪些力量?
张丽宝:虽然40 UNDER 40参评有年龄上的限制,但设计师的成长并不局限于40岁的年龄。
今年是我们运营项目的第六年,通过举办线上线下论坛、沙龙活动,让我们与当地设计师有了更深度的交流,联动了台湾北中南各区的设计师,至今预计已链接了超300位的青年设计师。而基于40 UNDER 40这个项目的特殊性,当地的设计师还能与国内不同城市区域的设计师交流学习,促进本地设计师的成长,激发出更多设计火花。
▲40 UNDER 40中国(台湾)设计杰出青年(2018-2019)省际论坛暨颁奖礼
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与坚持,推动了全国各省区、城市的当地设计行业发展与创新、为设计师们的设计理念与主张提供发声、交流的平台,继而成长为中国设计的中坚力量。
青年设计师是40 UNDER 40的核心,而地域文化和设计交流是40 UNDER 40的基因。通过“城市榜、省区榜、全国榜”三级评选,让更多有实力但向来低调的优秀设计师得以大放异彩,由聚变产生裂变,行业影响力日渐扩大。
不论是一个人的梦想,还是一群人的梦想,「40 UNDER 40」永远拥有家的魅力,永远是设计师们无拘束的精神家园。